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技术资料 >> 对讲机 >> 数字对讲机标准何去何从?
数字对讲机标准何去何从?
作者:管理员    来源:中讯科技    发表日期:2015-12-04    点击:

 按照工信部666号文件的指导思想,2013年应该是专业无线通信摸拟转数字的重要变更年,市场上将实质性的呈现模降数涨的局面。作为专业无线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讲机终端产品,在经过数字化启蒙教育、先烈型企业的大胆尝试、老牌外企的进入等几个阶段后,林林总总的数字产品已开始出现在用户面前,市场看上去也算是一片热闹。但无论是用户还是厂家,大家都在焦虑地等待着一件事的最后“落挺”,这就是标准。与模拟不同,数字对讲机涉及到调制和声码多个技术体制,没有统一的标准连相互间的通信都不可能实现,用户和生产厂家最终都会无所适从。
    政府相关部门也认识到了数字对讲机标准的重要,应该说花了很大的精力,希望把这件事做好,但随着所谓标准的部分曝光,业界一片哗然,业内资深专业人士口诛笔伐,厂家也无人喝彩,大有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的味道。的确,当一个形态非常单一的产品,其技术体制多达四种时,标准已不再是标准,因为对四种技术体制而言,即不标,也不准,充其量是个产品描述的汇总文件。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看上去非常美好的数字对讲机标准制定,最终令人大为失望,其结果很可能会出现骑虎难下,各自为政的状况,笔者通过资料查阅收集,调研采访,总结出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一、未能标准先行,导致各自为政

以下附表(表1)是2012年7月起草组征集到7个空口技术方案和2个语音编码方案:

 

    从表1可以看到,业内起码有7个空口技术方案在发展,每个技术方案均受到发展企业的支持,且大部分已投入了多年的科研,产品也陆陆续续在市场上露面。像数字对讲机这样的产品,以技术体制为核心的标准若未能在中前期适时的发布推出,厂家迫于市场压力,必然在适度的观望后开始投入研发和产品,以免在新的一轮产品洗牌中被淘汰。且众多厂家均为以自己的判断和能力,去选择技术体制发展产品,其结果必然是出现多个技术体制或同一体制下各具特色的应用,产品各不相同,完全不可能互联互通。
    一旦产品基本成型,此时再想出统一的标准,可以想象,因企业各自的利益诉求,任何厂家都不会承认自己辛辛苦苦搞了几年的东西不好,不先进,必然力争自己产品为标准,起码是标准中的一部分,所以,我们看到数字对讲机标准草案的“包容性”很大,但这样的标准有和没有有多大区别呢?

表2是传说中的未来中国数字对讲机标准:

    其实,各厂家从自身立场出发,保护自己投入与投资不可厚非,问题的根本是标准出台的时间节点,最理想的是在早期就出台,至少要保证中期一定要出台,完整的标准出有难度,大框架的技术体制必须要早出台,否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尴尬结果。

二、标准制定应政府主导,无利益关联方为主体

    由谁牵头制定标准,由谁具体实施标准的制订,是另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从权威和公平的角度,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但指望由专职的政府机构来做这件事也是不现实的,现时的“小政府”正在减负,不可能再担负起这样的职责。所以通常的解决方案是由半政府机构的相关协会组织出面牵头,成立各个专业项目组具体实施。
    大部分情况下,因标准与企业息息相关,相关企业是专业组的主力,为争取对标准施加更多的影响,有实力的企业往往是争着出钱出力。在这种情况下结果可以想象,标准的公平性是很难保证的。
    为保证国家或行业的标准,在一个相当的时期内是合理的,先进的,有利于整个产业健康发展的,应当由无利益关联方成为标准实施的主体或主力,如由政府拨款的研究机构、院校为各专业组的核心,企业的参与应更多的在公平,公开的状态下。从长远看,应当要求在现行标准下获利的企业支持和反哺未来下一代的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如
资助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等早期投入标准所涉及技术的研究和实验,避免标准制定者与资源提供者直接短路。

三、纠缠技术体制优劣无意义

    数字对讲机标准制定初期,相关部门和企业长期纠缠于FDMA与TDMA哪个技术体制更
好,事实上这两个技术体制能够在国际上各自形成,必然是有其各自的特点,适用于不同场合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中国如此之大,各地发展差距如同两个不同的国家,FDMA与TDMA均有用武之地,简单的比较孰好孰坏,毫无意义,也耽搁标准出台的时间。
    认为,核心应该是在FDMA或TDMA各自体制下,必须是一个唯一的标准,从无人要求
FDMA与TDMA的终端要互联互通,但同为FDMA或TDMA,且都符合国家标准,相互间无法互联互通,这才会成为问题,甚至成为笑话

四、进一步的思考

    IT展确实到了日新月异的地步,要为这样的行业、产品制定国家层面的标准,需要有强大的科研作支撑,标准所涉及到的所有理论和技术,需要早早的突破、验证。
    中国的对讲机行业,与其他大多数行业类似,制造为主,原创不多,在模拟时代,其产品的可复制性较强,后期大量产品在中国生产,貌似产业相当繁荣,但原创的东西并不多。于此同时,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大企业,早早在下一代的数字方面进行了投入,逐步形成了国际通用标准。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数字对讲机标准完全无视已成型的国际标准,独立搞一套显然是不现实的,既没有原创的理论基础,其产品也无法融入更大的国际市场。那是否中国就不需要自己的数字对讲机标准了呢?其实不然。
    中国庞大的市场和多样性的应用,为既兼容国际标准又有自己特点的标准和产品提供了可能。兼容是为了少走无谓的弯路,更好的进入国际市场。保持自己的特点,则一方面让产品更适合中国的用户,另一方面,可利用这一部分专有技术、专利生产差异化的产品,即所谓的“下半场”竞争。
    标准,几乎是一个行业的终极话语权,要获得这个权利,需要各个方面长期的努力,特别是需要有一批有规模,长期保持良好业绩的企业作基础,加上政府部门的积极主导,简单的行政行为和企业的各自为政最终都不可能产生真正指导行业的标准。

   


 上一篇:XiR P3688 最新数字对讲机功能优势
 下一篇:国外几种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简介